close

覺得,現在的自己.真的過得很幸福

想好好珍惜這段幸福

想好好努力堅持自己的夢想

我不看我所沒有的.我珍惜目前所擁有的

想繼續努力下去.知足.惜福.感恩.平靜.喜樂

 

暴食原因.有此一說...

身體缺乏某種營養.大腦控制你叫你去亂吃

但無法明確表示到底是哪個維生素還是營養缺乏

只能透過瘋狂亂吃慾望本能.看是否能吃到身體需要的.

吃對了才能停止這個心理現象

但除了營養不良,還有另個原因

日常生活的不滿、空虛、寂寞.也會讓人想去亂吃


 

暴食, 肥胖,    宋光宇

 

最健康的節食是有節制地進食,心中明明了了,

用餐之前下個決心:我要少吃三口。

這不是自虐,也不會太困難。

 

我在教「生命學概論」的時候,會一直重複一個觀點:

處理問題時,不可單一看待;

因為所有問題都跟我們的

生活方式、思想模式、情緒導向、所受教育,

亦即與我們的生活態度息息相關。

這種理論和現代醫學、

乃至於所有科學教育所側重的「表面」觀點大不相同。

 

暴食是因為缺乏愛

 

我自己就是一個胖子。連喝水都會發胖。在三年前終於病倒。

這三年來一直在反省自己,為什麼這麼糟蹋身體。

最常用的理由就是「我在趕寫學術論文的時候,

就會不斷的去翻冰箱,不斷的吃,不消幾天,就會增胖。」

或者無可奈何的說:「人過了中年,不胖也難。」

 

於是參加過幾次瘦身訓練課程,也嘗試過正面思考法,

也發過誓要少吃一點。總之,幾乎所有的方法都試過了,

但體重還是失控,繼續上升。老天就在考驗我的智慧和毅力。

讓我這個教「生命學」課程的教授從實際的體驗中,得到答案。

 

有一天讀Swami Veda的演講集《心靈瑜珈》,

第一篇文章就在講人為什麼要暴飲暴食。

他的說法讓我霍然了解發胖的原因。以下是他的說法。

 

人們為什麼控制不了食欲?也許是身體需要某種養分。

很多進食過量的人其實是營養不足,

他們三餐不定,食物的成分也不均衡,

吃了能飽,但不健康。

他們不知道自己的身體缺少什麼,就不自覺地暴食,

希望能補充某種養分,結果吃了太多東西。

 

那麼

從心理層面的因素來探討,為什麼會有進食的欲望?

我們常常不自覺地把食物放入口中,

像許多癮君子不自覺地點燃香菸一樣。

是許許多多問題的禍首,

從嘴裡吃進去的、吐出來的都會製造問題。

在心理上,我們會尋求口腔的滿足感

這在嬰兒期就被教育的;

那時候,一旦我們哭鬧,媽媽就會抱起我們餵奶,

或把奶嘴塞入我們口中,

因此我們從小就把口腔活動和安全感做聯結。

大多數人(請注意,找不是說所有人)之所以進食過量,

是因為感覺沒人愛他們,沒人欣賞他們,沒人體諒他們。

而在潛意識中,愛和進食是被聯結的,

 

於是冰箱就成了替代媽媽的角色。這就是我的寫照。

 

也就是說,那吃個不停的欲望是因為想要得到愛,

想要有人照顧;那就可以從這個心理層面著手,

看看怎樣才能真正使自己有安全感

 

可是研究工作是非常孤單寂陌的,

用「拋家棄子」來形容也不為過。

以前聽前輩師長的師母抱怨她們的生活是在「守活寡」。

現在回想起來,方才體會那些師母們的苦悶。

 

當今社會處處講究成功,而不注重幸福,

以至於成功的人多過幸福的人。

追求高度經濟發展的結果是,

大家沒有時間好好處理人際關係,

人與人之間不再有閒逸的互動、少了輕鬆的溝通。

我們心中常常生出一種空虛感,

不知該如何填補,所以就試圖以填飽肚子來替代;

肚子有很大的伸縮性,所以我們就猛往裡面裝食物

 

結果肚子滿了,心卻還是空的,

心理的欲望是永遠填不滿的,

即使暫時滿足了生理欲望,然後又如何呢?

你可以縱容自己吃的欲望,但是在吃之前,

心裡要明白:我是無法藉此得到滿足的。

 

假使明白是內在的不安全感引起進食的欲望,

真正的原因是缺少愛,

是需要有人照顧,就已經成功了一半。

但是你依然會問:

然後呢?就算少吃一點,

 我還不是一樣寂寞?怎麼辦?

 

 答案是去愛。

 

我也曾經在面對該不該再多吃一點食物這個問題時

有過心理掙扎。

Veda所提出的結論是「愛別人的人,自己不會胖。」

他說他小時候讀過一本印度哲學的古書,其中有一段故事

 

講的是一對非常恩愛的夫妻,丈夫出了事要坐二十年牢。

妻子發願,要丈夫出獄後仍然能看到她的青春容貌,

所以每天早晚站在鏡子前面幾分鐘,看著自己,

不許容貌有所改變。在這樣自我暗示的精神力量下,

她真的沒有變老。我相信這是有可能的。

 

有人會說:

我確實需要愛,可是得不到愛,我又能怎麼辦?

我的答案會讓人覺得像是老生常談

 

其實,世界上所有宗教、哲學、心理學的道理都是老生常談

 

可是,老套和道理的區別在哪裡?

 

如果照著去做,就是道理;

如果不做,就變成老套。

 

  如果覺得沒有人愛你,就主動去愛別人。

這很不容易做到,因為我們的自尊心、自我意識太強烈

不論我怎麼做,他也不會改變的,我已經試過太多次了。

難道要我強忍住怒氣,忍受傷害,

讓內心飽受侵蝕地主動去愛他嗎?

 

是的,要克服愛的挫折很困難。

我們一生中會對許多人不滿,不論是妻子對丈夫,

丈夫對妻子,還是兒女對父母,父母對兒女。

但我還是要說,主動去做更困難的事,才能去除孤寂感。

 

  於是我和生命文化學系的同事們認真的去設計

真正有益於自己身心的課程,讓學生從「愛自己」下手,

 

     第一步就是要學會「滿足」。

 

  對家人所提供的一切都感到滿足,

對自己目前的工作感到滿足,

對生活和工作環境中所有的人地事物都感到滿足。

由滿足而進一步的「感謝」,

由感謝而欣賞,由欣賞而有「愛」。

這時的「愛」就不只是自私的小愛,

而是可以包容天地萬物的大愛。

當我們可以把自己融進天地時空之中,

那種飢餓感也就減輕許多。

沒有那種急迫的飢餓感,

也就不會去亂翻冰箱。肥胖也就Bye-Bye了。

 


 

其他參考

暴食症≠大胃王 http://www.nownews.com/2009/03/29/11490-2429280.htm

暴食症原因(出現吃完想嘔吐時)

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206100112577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m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